佛山陶瓷网手机版首页
佛山瓷砖陶瓷网总站
藤县首页

【藤县】廖伟康:产业转移新模式的开创者

tengxian】2010-8-28发表: 廖伟康:产业转移新模式的开创者
5年前,廖伟康还称不上行内人,5年后的今天,廖伟康却因为他独创的经营模式蜚声业内外。他所拥有的新中陶陶瓷集团,被媒体称为是“国内首家集陶瓷原料、开采、瓷砖生产,陶瓷产业园运营于一体的建陶企业

    廖伟康:产业转移新模式的开创者

5年前,廖伟康还称不上行内人,5年后的今天,廖伟康却因为他独创的经营模式蜚声业内外。

他所拥有的新中陶陶瓷集团,被媒体称为是“国内首家集陶瓷原料、开采、瓷砖生产,陶瓷产业园运营于一体的建陶企业”,开创了业内“原料开采+瓷砖产销+产业园运营”的新中陶模式,成为又一家“新”字头的大型建陶企业,为行业开辟了一条独特的经营模式。

藤县、后浠水。成功的模式开始在悄然之间被复制与克隆。

在近年来此起彼伏、承接佛山陶瓷产业转移的招商引资高潮中,藤县与浠水都是两个陌生的地名,但是,由于廖伟康,这两个地方一出手就以规模型产业园的概念出现在中国建陶业全新的版图上。藤县21000亩的产业园用地早已售謦,数十条生产线正处于夜以继日的建设当中,浠水16000亩的工业园刚一推出,就有数家厂商签约入驻。在这场以企业主导的产业转移过程中,廖伟康的成效远远高过内地不少投入重兵频繁招商引资的政府部门。

虽是后来人,廖伟康却拿捏准了那些外出投资陶企老板的命脉。行业有句古训:“生于原料,死于烧成”,无论是藤县,还是浠水,他都“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在探明优质原料矿山的基础上,先行一步建立原料加工厂。土地证是外出购地建厂老板的死穴,在与政府部门的合作过程中,他先行一步拿到土地指标,协助入驻企业及时办理土地证,解决他们的后顾之忧。陶瓷是大物流产业,他在工业园选址时,做足水文章,构划出“西江产业带”、“长江产业带”的黄金水道,为企业的长远发展开辟便捷的通道。

一切都在以全新的模式、全新的思路刷新着行业嬗变的路径。廖伟康,一个中国建陶产业转移与布局当中全新的设计师,正以其打破常规的创新动作,引领着新一轮产业扩张与迁移的高潮!

澳门来的一位“能源”老板

廖伟康是一个南庄人,但很小就去了澳门,早年,时任广西自治区政府主席陆兵带队去澳门招商,在陆兵的引荐下他对广西的丰富的矿产资源产生浓厚的兴趣。经过在广西北海合浦、柳州融水等地进行陶土资源的开发,并在南宁成立当地知名的广西汇能集团。廖伟康介绍,在广西当时经营了一是柳州融水矿,主要生产钠长石。二是北海合浦矿,主要生产水洗高岭土,投资2.5亿元。三是桂林全州矿,主要生产钾长石。另外还有藤县低温砂矿。这几大原料矿业,将为陶瓷园区企业的生产提供系统的配套原料。

说到藤县廖伟康细数,藤县全县拥有连片30多平方公里的高岭土资源,一般厚度几米至十多米,最厚处37.5米,储量达6.7亿吨。藤县高岭土在“珠三角”陶瓷企业中享有盛名。2007年10月以来,他便对藤县塘步镇木力大山和古祀大山脉的高岭土进行反复化验,被其丰富资源吸引了,在藤州镇成立了广西新中陶陶瓷有限公司。公司规划占地4000亩,规划建设40余条世界最先进的建陶生产线。其中,第一期投资6亿元,占地600亩,2008年10月破土动工建厂,共建8条生产线,年产值8亿元,目前已有4条生产线先投产,预计2010年8条生产线可全部建成投产。同时,第二期工程的800土地,已经在平地当中,在2010年也将开工建设。新中陶陶瓷成了藤县以“资源换产业”成功的典型项目。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因为做能源便知道能源的宝贵,廖伟康认为未来的陶瓷发展取决于谁在原材料上占有优势。不管是资源优势还是运输优势。“不可再生”这四个字便决定能源的重要。目前,佛山可以生产陶瓷的原材料在能用范围内基本上已经用完,就连佛山周边产区的原材料也相对紧张。藤县的高岭土依托着西江水岸,每天都有40万吨运往广东产区。这个数据就足可以看出广东产区资源已经开始缺乏。现在,广西新中陶公司加工厂址离高岭土原料基地仅6公里,汽车运输不到十分钟的路程。廖伟康说,公司将来可以在矿山与工厂之间建一条运输传送带,直接用皮带把开采出来的高岭土通过皮带送到工厂料场来,可节省一大笔原料运输成本!如此实现“矿厂一体”的,目前在全国建陶行业中,仅有广西新中陶公司一家。

从西江水岸到长江水岸 善做水文章

讲到原材料,不得不考虑的是运输成本。从藤县到浠水,从西江到长江,水道成了这个能源老板的一个重要通财之道。西江黄金水道流经藤县,下行可直达广州、珠海及港澳地区,上溯可直通贵港市。利用黄金水道出口东南亚市场,以及运回佛山全国大批发市场极其有利。廖伟康作过核算,在藤县办厂生产建陶,由于原材料、用电、物流费用较低,综合成本比在广东降低约10%。同样也可以依赖水运出口东南亚10几个国家。

而浠水县东连长三角,南连珠三角,西倚大三峡,北承大中原,市内有三条高速公路,两条国道,三处深水码头,是武汉城市经济圈核心组成部分,交通便利。自古便有“水陆要冲,鄂东门户”之称。长江黄金水道过境47.5公里,内有深水良港3处,近邻黄石市有5000吨级深水码头。廖伟康说,浠水作为湖北新兴崛起的重要建筑陶瓷工业园区,其市场能够有效辐射长三角、珠三角、闽三角和中部六省,同时通过铁路和长江水运,其建陶产品能有效进军全国的大部分市场以及国际市场。

新中陶企业运营的第一个产业园广西藤县陶瓷产业园既是一个陶瓷资源非常丰富的地区,梧州在西江的上游,与佛山一衣带水,佛山陶瓷的很多原料都是从西江上游往下运的。因此,可以说,过去30年从梧州—肇庆—佛山实际上已经形成了一个陶瓷的“西江产业带”。廖伟康说,他将第二个运营的产业园放在湖北,在长江边上,也是和水有关。可见,他深谙陶瓷与水的关系,会做水文章(有水路陶瓷产品才可能走得更远)。事实上,目前陶瓷行业的“长江产业带”也开始有了个轮廓: 从宜昌——浠水——蕲春——九江,等等。正因为如此,他才提出,要从饮“珠江水”到食“长江鱼”。这样的气魄也体现了他的前瞻性。

原料开采+瓷砖产销+产业园运营”的新中陶模式

提及新中陶模式,行业里人士大概评出有以下几个特点:一是行内企业主体开发模式。将产业园的开发权交给一个实体这是时下各地政府惯用的做法。但如果拥有开发、管理权的企业是个政府企业,或者专业开发公司,不熟悉行业,没有人脉,对陶瓷企业的需求不熟悉,不容易获得企业信赖,那招商的进度就会受到很大的影响。二是微型集群模式。高安、法库等新兴产区都是超大产业集群的方向发展,规划占地上10万亩,生产线几百条的产区。而新中陶开发的是一两万亩规模的产业园,属于产业基地型,离产区还相差很远。更重要的是,新中陶企业很注重发挥自己的特长,打造产业园从瓷砖、窑炉到色釉料、添加剂乃至包装的完整产业链,从这个意义上说,“新中陶模式”是一种微型产业集群式发展的模式,值得很多有意发展陶瓷产业,但对过度规模化又比较警惕的产区学习。三是在政府支持下抱团式转移新中陶企业自己也是产业园的运营者,同时还兼供应商和生产企业,所以我们对团队的利益最关切,对团队的核心利益最了解,因而最可能在关键的时候团结大家一致行动,维护和争取团队的利益,经过清新的时间后土地证就变得尤为重要,不管是藤县还是浠水这都是新中陶首先考虑的问题。而廖伟康简单的总结为具备原材料、交通(包括水运与公路)、产销以及内外销的市场。

具备这些条件,2009年新中陶企业与当地政府合作规划了总面积达21000亩的梧州藤县陶瓷产业园。由新中陶企业负责运营和管理,不到一年时间,已经先后有新舵、瑞远、宇豪等十几家企业入驻,规划用地基本用完。新舵、瑞远等公司预计在今年10月份投产。可以说一个新兴的建陶产业基地已在藤县形成。正因为有了藤县的成功,才有新中陶企业在湖北浠水县的第二步棋。浠水县不仅陶瓷资源非常丰富,而且在“窑炉之乡”黄冈,又滨临长江黄金水道,与武汉也挨得很近,无论区位优势、物流优势、产业链优势都非常明显。整个产业园地理位置非常好,第一期工程规划3000余亩,现在全部被入驻企业拿走,第二期工程规划1万亩以上。相信新中陶企业会在浠水县将藤县那套模式克隆成功。廖伟康介绍,浠水计划用4-6年的时间,完成陶瓷产业园的规划和建设,将浠水县打造成中西部地区乃至全国最大的精工陶瓷生产基地。

前店后厂,厂矿一体谱写陶瓷行业新模式

说起藤县和浠水的招商,廖伟康回忆说,2009年8月22日,梧州陶瓷产业园与藤县招商恳谈会在佛山财神酒店举行,300余名陶瓷卫浴、机械化工企业家及企业代表令会场座无虚席。在当天的招商会上,现场签约项目投资总额高达38.5亿元,梧州陶瓷产业园5050亩土地被多家陶瓷企业签订,将建设70条陶瓷生产线等项目9个。而同样在财神酒店的2010年7月28日,六家企业签订了投资意向协议书,协议投资总额达66亿元。 目前我国建筑陶瓷加工企业与原料基地在经营上是分离的,矿山与加工企业相隔甚远。矿山把高岭土开出后卖给加工企业,加工企业从数百甚至上千公里之遥购回原料生产建陶,成本很大。随着能源的消耗这个数目会迅速增长。前店后厂就能很好的解决,广西生产好的产品可以通过西江水岸运往佛山并能称霸西部各省以及出口东南亚各国家。目前,佛山与广西前店后厂的模式已经取得阶段性的成果。

廖伟康介绍,新中陶公司还在园区内建设一处原料加工厂,把4个矿区不同的陶瓷生产原料按科学配方统一进行加工,直接销售给园区企业,减少企业自己储存加工原料环节。矿山与工厂之间的原料运输据说用一条运输传送带就可以解决。光这一项与每年从外地购陶土回的佛山企业相比就可省下一大笔钱。产业园还可吸引包装、塑料、五金、机电、化工色釉料等相关配套产业投资,估计年产值18亿元左右,税收1.5亿元,可解决4000人就业,形成完善的建筑陶瓷产业配套体系。

随着武广高铁的开通,大大缩小了中部与佛山的距离,浠水也成为了佛山陶瓷的下一个大型工厂。

大市场做大建陶业 铸造浠水新建陶“板块”

随着新中陶在浠水原材料工厂的投产以及陶瓷产业园入住企业的奠基,浠水已经成为廖伟康的另一蓝图。谈话中,廖伟康带着我们一行来到湖北地图前为我们讲到新中陶未来在浠水的规划。介绍到,地图上茂绿的山区具有丰富的陶瓷原材料。早在两年前,廖伟康便带着江西陶院的地质勘查专家对浠水县以及周边县城山头逐个进行勘查,直至几个月前勘查任务才完成他不仅踏遍了浠水的山山水水,就连附近的英山县、蕲春县的山也让他走遍。其中,浠水已探明矿产资源37种,潜在经济价值约800亿元。可供陶瓷生产的矿产资源占其原料配方的90%以上,其中钾钠长石、瓷砂、粘土等原料存藏量分别达到2.5亿吨、3700万吨、2000万吨,而且品位极高、埋藏较浅、极易开采,适合大规模生产陶瓷产品而浠水就在这些矿资源的中心位置。廖伟康介绍说,浠水的原材料不仅能做砖更能做好砖。据业内人士透露,目前,杭州诺贝尔、上海斯米克都是采用的浠水县的高岭土。并且浠水交通便利,京九铁路贯穿境内。至武汉、九江机场在150公里以内。大广高速、武合高速、黄黄高速穿县而过。相距邻近省会城市武汉、合肥、南昌、长沙均在300公里左右,中等城市黄冈、鄂州、黄石、九江均在100公里左右,是鄂东地区物资集散重地,鄂、皖、赣、豫四省通商枢纽,市场空间极其广阔。

在竞相发展的建陶产业新格局中,湖南岳阳、湖北宜昌等产区的建陶企业,凭借地处中部、长江黄金水道等区域条件在华中地区、长江流域地区形成较大的竞争优势。从发展趋势看,外围建筑陶瓷企业虽然受人才、技术,资金及管理方面的制约,但由于其周边市场潜力巨大、陶瓷生产企业相对分散、受外来的中低档砖的冲击力小,对于陶瓷人才因为黄冈市窑炉之乡。相比陶瓷人才会比中部相对集中。因此,华中产区依然存在不错的发展空间。廖伟康介绍,目前,浠水陶瓷产业园第一期规划面积达3000余亩,规划建设各类陶瓷生产线30余条,第二期规划面积1万亩以上。除却所述的资源及交通优势,浠水陶瓷产业园在其他众多方面有着显著优势。

土地证是否能及时拿到是投资企业很关心的事情。廖伟康说,浠水政府建设中的陶瓷工业园重视程度高,在《湖北省建材行业发展“十一五”规划》明确规定:依托一批实力较强的骨干企业,在建材资源相对集中的地区,建成一批有规模、有特色的生产园,拟在浠水县建筑陶瓷工业园。因此浠水县在原招商引资优惠政策外,又出台了陶瓷工业园优惠政策:首先,在税收方面,落户在园区的陶瓷企业,按窑炉生产线条数进行定税,头五年每条生产线缴纳的国、地两税按100万元计收。而年创税达到100万元以上的陶瓷企业,项目竣工投产后头五年所缴纳的增值税、所得税按县级留成部分60%给予奖励。其次,在土地方面,在陶瓷工业园投资的陶瓷企业,按固定资产投资每100万元出让土地1.5亩,且规定相关部门办理土地证的时间不超过30个工作日。最后,在利息方面,对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符合环保发展规划的企业,当年扩大生产规模,固定资产投资500万元以上的,县财政按实际投资额给予一年的贷款基准利率贴息扶持。

由此可以看出,在新中陶模式的原材料、市场、水岸以及政府支持这几点特点上浠水都不亚于藤县。而相对前几个月整个华中产区体现的产能过剩,廖伟康的看法则是,不管市场环境怎么变化这个行业还是会存在的,只要企业在生产及销售各个环节占据优势就能取得一席之地。就拿浠水的陶瓷产业来说,原材料的质量在全国相比都是高质量的,他不仅局限做中低端产品,而距离原料产区省下的运输费用以及成品运往华中地区的费用就高达1元到1。5元/片。这就是他的成本优势。凭借自身强大的生产技术能力,廖伟康认为新中陶有信心赢取在浠水这一仗。随后,廖伟康将在浠水建商业地产,为中部陶瓷企业建集体展示的陶瓷城,势必将浠水发展成一个集原材料、生产、销售已经陶瓷展示的一个综合型产区。

藤县tengxian相关"廖伟康:产业转移新模式的开创者"就介绍到这里,如果对于藤县这方面有更多兴趣请多方了解,谢谢对藤县tengxian的支持,对于廖伟康:产业转移新模式的开创者有建议可以及时向我们反馈。

瓷砖相关 藤县陶瓷 藤县 藤县协进陶瓷 藤县中和陶瓷产业园 广西藤县 ,本资讯的关键词:藤县原料新中陶新模式生产线建陶企业佛山陶瓷招商引资产业转移陶瓷产业园

机声隆隆,人声鼎沸,梧州市陶瓷产业园藤县中和集中区一片热火朝天。1000多名工人紧张施工,挖掘机、装载机等机械轮番作业,园区建设正如火如荼。梧州市陶瓷产业园藤县中和集中区依托6亿多吨陶瓷土储 >>
藤县,借助毗邻佛山和坐倚西江黄金水道的先天优势,大力发展陶瓷业,成为继佛山之后的又一新兴南国陶瓷生产基地。藤县发展陶瓷产业的大幕随着新中陶陶瓷公司投资6亿元徐徐拉开,并由此有目的地围绕这个项 >>
最新资讯  优势批发  最新供求  
 
返回上一页    回顶部    回首页